您的位置:首页>生活 >

调查称:北京市已是十足的“城市社会”

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(记者 高凯)7月28日,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《北京蓝皮书:北京社会发展报告(2016-2017)》(下称蓝皮书),蓝皮书指出,北京市发生了相当于彻底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型,已经是一个十足的“城市社会”。

蓝皮书称,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与科技中心,在国家治理中的位置极端重要。与此相关,北京市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特大都市,率先实现了从乡土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型。

《北京统计年鉴(2015)》统计数据表明,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151.6万人,其中城市人口1859.0万人,占86.4%;而乡村人口292.6万人,仅占13.6%。并且,近些年本市户籍人口依然在迅速地从乡村向城市集中。由此估计,北京市的乡村人口占比低于10%,城市人口则占到90%以上。北京市已经是一个十足的“城市社会”。

而在改革开放的起始年1978年,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仅有871.5万人,其乡村人口却有392.5万人。尽管是中国的首都,其乡村人口占比却高达45.0%。从1978年到2014年,城市人口增加了2.88倍,乡村人口却减少了25.5%。

蓝皮书认为,北京市发生了相当于彻底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的转型,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。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迈过工业化而实现了服务化。服务化是城市服务产业即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,此阶段的社会又被称为后工业社会。

蓝皮书指出,北京市不仅是现代化的特大都市,而且是国际化的特大城市。在国际化、世界化的过程中,国外的文化和规则同时输入,导致社会规则的国际性特征。

根据“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”的综合评价,北京市的国际化程度在全国各城市中处于第二位,前五位依次是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广州、天津。然而,北京市的政治国际影响力、经济国际化水平、文化旅游国际吸引力、国际性人才交流水平超过上海,居于全国首位。(完)

关键词: 北京市 已是 社会

推荐阅读